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学校主站

媒体衡师

【非凡十年 · 衡师篇章】“四大课堂”,看这个法学院如何“法”出校园
文字:罗琪 朱敏    编辑:贺旖旎    来源:网易新闻 
加入时间:[2022-12-27]   阅读次数:[]

发布时间:2022-12-28 10:24

红网时刻 通讯员 罗琪 朱敏 衡阳报道

新时代以来,衡阳师范学院法学院党总支持续深化政治理论学习,始终以党建工作强力推进学院中心工作。“法学院党总支始终突出党建工作的政治核心作用,不断建设和优化‘培根课堂、行走课堂、实践课堂、先锋课堂’四大课堂育人模式。”法学院党总支书记杨家骏说道。学院根据专业特点、优势不断创新理论学习方式、丰富理论学习内容,进一步焕发学院办学活力、提升学院教学科研水平。

服务社会,产学研用四位一体

扎根衡阳,服务衡阳是法学院的办学宗旨和使命任务。2022年,法学院与衡阳市司法局、衡阳铁路运输法院签订合作协议,共同成立了“衡阳师范学院法学院诉源治理研究基地”“刘余香教授诉源治理工作室”。诉源治理是以预防和解决纠纷为主要职能的基层司法,其目标是尽量将矛盾争议解决于诉前,从源头减少诉讼增量,有效减少诉内“衍生案件”。

“行政争议诉源治理和实质性化解工作有其特殊性和专业性,传统调解力量难以胜任。”衡阳铁路运输法院院长柏广衡说,“衡阳师范学院法学院组建的专家团队参与到衡铁法院行政争议诉源治理工作之中,标志着衡铁法院诉源治理工作进入了一个‘法院+政府+专家’的全新运行模式。”该模式对于提升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的质效、将更多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具有重要意义。

刘余香强调,让老师与学生参与到具体的实践之中,能够有效推动和促进法学院“产、学、研、用”之间的良性互动。

 

“刘余香教授诉源治理工作室”揭牌仪式暨座谈会。

“王律师,有个比较棘手的援助案子,想请你们工作处指派律师办理。”2017年4月的一天,王燚伟接到衡阳市法律援助中心的邢律师的电话。

拿到案卷材料,王燚伟初看了一下,是一起工伤待遇纠纷的案子。二十年前,赵师傅在机修厂工作,在工作中受伤,被鉴定为五级伤残。十年后,机修厂在轻工业局的主导下改制并终止经营,被吊销营业执照。

然而,赵师傅也因此没有享受到他应得的工伤保险待遇。直至十年后,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得知这件事情可以通过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于是走上了漫漫的维权道路。

他的维权之路并不顺利,辗转之下他找到了法律援助中心,便有了一开始的和王燚伟的相遇。案件虽不复杂,但有两个问题比较麻烦,一个是诉讼主体的认定,另一个是诉讼时效问题。

“赵师傅在改制之前就已经受了工伤,企业改制后就与他们解除了劳动关系,但是这个工伤就一直没有让他享受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王燚伟说道,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轻工业局作为该厂的主管部门和开办者,未在该厂终止经营并被工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的情况下组织开展清算活动,理应对赵师傅未获得工伤保险待遇负责。

有相关法条作为依据,开庭审理时,王燚伟据理力争,最终二审法院采纳了他的代理意见。赵师傅获得了由市企业改制服务中心支付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医疗补助金及一次性就业补助金共10余万元。

“这笔钱,对我来说算是巨款,全家的生活,可以稍稍改善些了;孩子上大学的学费,不用再借了。”拿到钱之后,赵师傅给王燚伟打去了感谢电话,王燚伟回忆起他在电话这头听到的笑声,觉得自己做的是实实在在有意义的事情,“是法律援助帮助他摆脱了目前的窘境。”

2015年初,经省司法厅批复同意,衡阳师范学院依托本校法学院设立了法律援助工作处(下称工作处)自运行以来,工作处累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近300件,共为338人/次困难群众减少或挽回经济损失达1570余万元,主要面向学校周边的城区、县区,为需要的人提供法律援助,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

 

民众自发送锦旗感谢法律援助中心。

同时,工作处的设立,也为法学专业的学生打造了一个实践教学平台,“社会有这个需求,学生有这个需要”,学生们利用专业优势,为有需要的群体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工作处法律援助案件承办律师指导了104名学生随同教师办理案件,了解案件受理、案件材料收集、整理、分析、研判的基本程序等,培养学生的法律实务技能。同时组织学生参加庭审旁听,了解案件审判的全部流程。在服务地方的社会实践中,学生们初步掌握了办案的方式方法,教师们也不断提升了自己的法律实务能力。

“知”行合一,同心共筑法治衡阳

十年来,衡阳师范学院以“扎根大地办大学”为办学理念,于2016年成为湖南省首批“校地合作试点单位”。在“地方立法实务”领域,法学院专业团队地方立法经验较为丰富。先后主持了衡阳市地方立法项目3个:《衡阳市城市市容与卫生管理条例》(2017年)、《衡阳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2019年)以及《衡阳市南岳区综合管理条例》立法后评估项目(2022年)。这些立法工作的推进,有力推动了衡阳市地方立法的科学化、民主化,有效提升了衡阳市地方立法质量。

在普法方面,十年来,法学院师生创新普法实践,以多种形式、多种途径进学校、进乡村、进社区开展“法治三进”普法宣传教育活动百余次。

“防疫与普法同行”,位于湖南省邵阳市新宁县回龙寺镇的一所村小学的教室黑板上写着这样一排字。几个小小的脑袋围在一起,仰起头聚精会神地看着黑板。

这是衡阳师范学院法学院的普法防疫志愿者正在向孩子们宣讲防疫和法律的相关知识。暑假,志愿者们参加“三下乡”“普法扶贫、爱心支教活动”等,开展流动普法宣传、走访调研等。

 

法学院学生志愿者为孩子们宣传防疫和法律的相关知识。

在法律援助和走访调研的过程中,志愿者遇到不少空巢老人,他们渴望知道更多贴近生活的法律知识。走访调研时,志愿者向看不清楚或不认识字的老人一字一句地念读调查问卷;法律援助时,志愿者耐心倾听村民诉说,认真记录案件事实并告知解决措施。7天时间,志愿者们共接待30余名前来咨询的村民,受到了村委会与村民的认可。志愿者们走村入户调研,回收了200余份调研问卷。通过调研,志愿者们发现村民十分关注道路安全和劳务纠纷问题,这为今后志愿者们继续开展普法进乡村提供了方向。

法学院的普法工作不仅走进了乡村,还走进了校园。

礼堂里,同学们整整齐齐地坐着,认真看着屏幕画面里播放着电影《少年的你》的片段:片中女生陈念被撕掉衣服、被强迫理了寸头、被殴打……“在现实生活中,遇到霸凌后,我们该如何对待?”志愿者杨高科站在屏幕旁,向同学们介绍了校园霸凌的概念、形式、危害性,并围绕如何正确处理校园霸凌等内容为学生展开宣讲。

这是法学院、市中小学法治教育研究基地“点亮微光与法童行”未成年人法治公益活动第十二期。

 

“点亮微光与法童行”未成年人法治公益活动合影。

据悉,在“与法童行点亮微光”系列活动中,大学生志愿者们已在衡阳市珠晖区68所小学、4所中学为近万名学生开展了线上线下的法治宣传教育公益活动。

衡阳市中小学法治教育培训与研究基地通过系列普法活动,加强中小学普法教育宣传,增强青少年的自我保护意识,培养学生学法懂法守法的好习惯,有效维护学校良好学风,促进法治校园建设。

学高为师,红色基因熔铸于心

“若乃于三代下求完人,为公庶足矣。”2019级历史学一班的焦冠祯站在讲台上,粉笔一撇一捺地落下,他引用《王安石传》名句,向评委和观众娓娓道来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和内容。这是法学院开展的面向历史学专业的第一届“史诗杯”卓越教师比武。

 

法学院焦冠祯同学参加“史诗杯”卓越教师比武。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法学院历史学师范专业从理论课程、师范技能、实践研究等方面来着重培养学生的教学技能,提升其教学能力素质。2020年,历史学开展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以地方红色文化为特色结合中学历史教育教学对高素质教师的需求,以培养具有红色理想信念、高尚道德情操、扎实学科知识的卓越中学历史教师为目标。

为进一步培育学生的红色信仰,理论教学方面,在《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等专业必修课中,增加了湖南地方红色文化在课程内容的占比。同时新增了《地方红色文化专题》等红色文化专题课程。

同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融入实践中,历史学专业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教学,通过微格教学、校外实训、教学比武等方式,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素养。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师范生技能大赛、全国微课大赛等竞赛活动,以赛带练、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全面提高学生的教学技能,取得显著效果。2020年,2017级历史学2班段菲获得全国微课大赛一等奖。

寒耕暑耘,立德树人桃李芬芳

十年来,法学院为衡阳市、湖南省乃至全国培育了一大批法律工作者和人民教师,其中大部分现已成为法治建设队伍和教育教学队伍的中坚力量。

魏旭兰,2006年毕业于衡阳师范学院法学院,北京中伦文德(长沙)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管委会副主任,担任衡阳师范学院客座教授,中南大学法学院案例研究中心研究员、长沙市律师协会刑事专员委员会委员等职务。

 

魏旭兰参加北京大学涉税与涉知识产权案件刑事辩护高级研修班。

“印象最深刻的老师是法理学老师胡峻。他的教学、做学问的态度,他的认真、负责、扎实的品质,他的不断追求、不断提高自己能力的故事,让我时刻提醒自己,只要自己努力,一定能成就自我。”回忆起在母校的学习生活,魏旭兰说道。

2020年获得“国奖”的段菲,现在在郴州市第十一中学担任历史科任老师和班主任。

“段菲老师在班级管理方面走在全校班级的前列,所有班主任都应该以段老师为榜样,勤奋上进,用真心做教育,用爱做教育。”“段老师是年轻教师的榜样,她工作勤恳,严于律己,对学生严慈相济,教法得当,是一位深受师生喜爱的老师!”学校主要领导提到她时,总是赞不绝口。

在不断推进班级建设、提升自我教育教学能力的同时,她还积极进行教育研究,2021年12月在《课堂内外》期刊上发表一篇教研论文。她在工作期间,还被学校评为“优秀班主任”。

“无怨无悔地拼搏,迎难而上做得更好。”为了给家乡教育事业添砖加瓦,她表示,将不忘初心,继续精进,努力成为一名学校放心、家长信任、学生欢迎的新时代好老师。

十年,对于一个人,一个学院,一个学校,不仅仅是一个时间的跨度,更是一个里程碑,碑上篆刻着衡师人追梦的路程。十年来,法学院上下一心,踔厉奋发,寒耕暑耘,从学科基础薄弱到如今专业建设相对完善,从基础设施简单到如今多个实验教学平台建成。十年来,法学院有着太多的变化,却也有一成不变的东西。

“持续推进学科专业建设,不断增强学生实践技能,使其成长为应用型专门人才就是法学院一直努力的方向。”刘余香教授说道。


新闻链接:https://c.m.163.com/news/a/HPLT2QTO04369D91.html?spss=newsapp&spsnuid=rWc8M0uyARJOciklDp95hdCK977CmVx60eCfChwPRdg%3D&spsdevid=CQlhZjIxNTg0NGFmZGY3YmIxCXVua25vd24%253D&spsvid=MTYzOTAwODY4MzA4NV8xMzExMDY3NzlfNHN6eGJuekM%253D&spsshare=wx&spsts=1672197163124&spstoken=7L%2FgPW9cuiJi%2BY4uPF3%2F32KZ7UyPgnqy1Cycm77J1yclB%2F4ZVY%2F5sV5OMGeKNIVDydg3mYYdWna3ANmVNsa%2F%2Bw%3D%3D&spssid=fd3018820710952135600e30499afd89&spsw=1&isFromH5Share=article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