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学校主站

综合新闻

编者按: 凝心聚力开新局,砥砺奋进谱新篇。近年来,学校党委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答好“教育强省,衡师何为”的时代答卷。全校上下以迎接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为契机,坚持深化本科教育教学综合改革,深入开展自评自建工作,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现推出“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巡礼”系列专题,持续分享各学院、各部门在教育教学改革、专业建设、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举措、特色与成效,共同推动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

经济与管理学院:实践“四互五实”培养模式,打造经管类“三力”复合应用人才
文字:肖黎    编辑:陈灿灿    责编:曾朝阳    审核:冯伟    
加入时间:[2024-08-30]   阅读次数:[]

经济与管理学院成立于2003年,现有教职工52人。其中教授8人(含二级教授2人)、博士27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18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支持人才计划1人,“湖南 121创新人才工程”人选2人,湖南省教学名师1人,湖南省优秀教师一人,湖南省青年教学能手1人,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干教师8人,共同构筑了学院的教学与科研中坚力量。

学院下设经济学与管理学两大系,涵盖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商务(含中职电子商务公费师范生专业)、财务管理(含中职财务管理公费师范生专业)等六个本科专业,其中经济学专业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在研究生教育方面,学院拥有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基本原理方向)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国际商务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深造空间。

学院学科建设成果斐然,不仅拥有湖南省“十二五”至“十四五”期间的多项重点与应用特色学科荣誉(如区域经济学、应用经济学),还建立了包括湖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乡村产业振兴研究中心)、经管类及新商科人才创新创业教育中心、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基地、社会科学普及基地等在内的多个专业学科平台,以及衡阳市市情与对策研究中心、城乡可持续发展研究基地等地方性研究机构,为学院的科研与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学院科研实力不断提升,近年来,成功承担了各类科研项目100余项,其中国家重大、国家重点、国家一般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7项,省级教学科研项目数十项。在SSCI、SCI国际期刊及《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中国工业经济》《经济学动态》《经济学(季刊)》等国内知名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30余部,获省级以上教学科研奖励20余项。

学院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学科竞赛与科研活动,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互联网+、大学生电子商务“三创”大赛、湖南省大学生电子商务大赛、湖南省大学生企业模拟经营大赛、湖南省财务大数据分析等省级以上学科竞赛中获国家级、省级奖励100多项,此外,学生还主持了近30项省级以上研究性创新计划项目,并发表了80余篇学术论文,展现了卓越的创新与实践能力。毕业生就业形势喜人,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大量毕业生成功考入国内外知名高校攻读研究生,或成为国家公务员、地方公务员及企事业单位的优秀员工。

经济与管理学院所在办公楼

一、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把正经管类人才“三力”培养方向

1.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坚持经管类人才“三力”培养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学院全面加强党对本科教育教学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始终贯穿办学治院全过程,始终在经管类人才的“创新力”“创业力”“就业力”(以下简称“三力”)的培养上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本科教育教学。学院党总支2024年荣获全省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2022年荣获学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荣誉称号;学院团总支2021年荣获衡阳市“五四红旗团支部(总支)”荣誉称号。

学院党总支荣获省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学院党总支荣获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学院荣获学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荣誉称号

学院团总支荣获衡阳市“五四红旗团支部(总支)”荣誉称号

2.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经管类人才“三力”培养目标任务

学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以价值引领为主线,构建“全员”育人网络。把经管类人才“三力”培养目标任务融入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融入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中、融入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中。周镕基教授撰写的决策咨询报告《水稻主产区粮食安全保障的新“四化”路径探索》在全省教育系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我为现代化建设献策”活动中获批本科院校组二等奖(全校唯一)。学生作品《经世致用 阅有千秋》荣获湖南省高校图工委“一校一书”阅读推广活动创新案例奖。

周镕基教授撰写的决策咨询报告获评省级二等奖

学生团队在高校阅读推广活动中荣获“创新案例奖”

3.全面强化课程思政,将课程思政有机融入经管类人才“三力”培养

学院积极探索大思政工作格局,统筹推进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十大育人体系建设,充分利用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特色成长辅导室建设项目——“金钥匙”特色成长辅导室等平台,采用个体辅导、朋辈辅导、组织实践活动、举办技能竞赛等方式,对经管类人才进行“三力”培养全面辅导。肖黎教授2021年获批省高校课程思政示范项目,朱平老师2022年荣获湖南省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竞赛二等奖。

朱平老师团队荣获省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竞赛省级二等奖

二、加强顶层设计,强化经管类人才“三力”培养契合度

1.契合经管类人才“三力”培养需要,确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学院注重人才培养方案的顶层设计,秉持“育人为本,服务地方”的办学理念,主动对接“实现湖南‘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加快推进衡阳‘区域中心化’进程”等省市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立足衡阳、面向湖南、辐射珠三角和长三角,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承办了“2024年湖南省普通本科高校经济学类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教学研讨会”,邀请省高校经济类专业教指委专家到学院交流,围绕拔尖创新人才“三力”培养,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

学院承办湖南省高校经济学类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教学研讨会现场

2.遵循专业国家标准,贯彻经管类人才“三力”培养的“产出导向”理念

学院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努力贯彻“产出导向”对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遵循“反向设计、正向施工”的理念,以经管类人才“三力”培养目标为逻辑起点制定对应的毕业要求,科学设计由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课程模块、课程考核方式、实践教学、第二课堂等要素构成的闭环式人才培养体系。根据毕业要求,反向构建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学院目前建有省级名师空间课堂《政治经济学》、省级线上精品课程《政治经济学》、省级线下一流本科课程《微观经济学》、《会计学》等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3.突出“复合应用型人才”目标,注重经管类人才“三力”实践培养研究

学院秉持“实践取向”理念,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实践育人,突出“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经管类人才“三力”培养依托的实践课程设置及学分(学时)均高于各类国家专业标准。同时注重“三力”实践培养研究,学院获省级教学成果奖、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等省级教育教学成果奖4项、校级教育教学成果奖多项。

周镕基教授主持的省级教学成果奖

阳玉香教授主持的省级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肖黎教授主持校级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三、实践“四互五实”模式 延伸经管类人才“三力”培养途径

1.“四互”多层次双向牵引“三力”培养

学院构建了“导研与自创”相互促进(老师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和学生自主创新创业互相促进)、“业内与业外”相互促进(学生本专业知识能力与外专业外专业知识能力互相促进),共同提升学生复合型综合性素质能力。每个专业都开设了通识课程、非本专业的学校公共选修课)、“线上与线下”相互促进(学生线上虚拟仿真、在线课堂与线下的实训实践互相促进)、“校内与校外”互相促进(校内的实验实训与校外的实习见习、社会实践互相促进)等四大相互促进,构建多层次双向牵引经管类人才“三力”培养的“四互”模块。

学生立足实习项目在创新创业教育基地进行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指导老师带领学生赴南岳红星村见习订制化农业

2.“五实”多环节立体强化“三力”培养

学院构建了包括实验、实训、实习、实践、实战在内的多环节立体推动经管类人才“三力”培养的“五实”模块,逐步加大“三力”培养的强度、深度与难度。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实习期间向海外客户讲解产品

国际商务谈判模拟工作室

3.搭建“三力”服务平台,全面提高经管类人才“三力”综合技能

学院搭建了“论文+科技创新+学科竞赛”创新服务、“双创基地+项目基地+孵化基地”创业服务和“职业规划+应聘培训+准员工实习”就业服务等“三力”服务三平台,通过“四互五实”的联动聚合提升经管类人才“三力”。

学生在创新创业教育基地进行国际商务模拟谈判

学院与“双创基地”湖南大三湘茶油有限公司联合创办现代产业学院

四、依托专业学科平台, 夯实经管类人才“三力”培养基石

1.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夯实“三力”培养专业平台

经济学专业2018年获批湖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经过三年建设,2021年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以新思想、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新标准、新体系为引领,坚持需求导向、标准导向、特色导向,强化专业特色,服务经管类人才“三力”培养。

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经济学

2.省级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基地夯实“三力”培养创新创业平台

学院建有经管类人才省级创新创业教育中心、新商科人才省级创新创业教育中心、衡阳师范学院——海达国际校企合作省级创新创业教育基地等3个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基地),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面向全体学生广泛、系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全体教师参与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开展“专创融合”课程建设,充分整合校内外教育资源,组织开展灵活多样的创新创业活动;学生团队立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项目10项、省级项目16项。在校学生创办经营实体16家。

经管类人才省级创新创业教育中心

学院承接衡阳市人社局委托的网络创业培训班

在校学生创办的经营实体营业执照

3.应用经济学特色学科等夯实经管类人才“三力”培养学科科研平台

学院建有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区域经济学)、“十三五”、“十四五”应用特色学科(应用经济学),湖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乡村产业振兴研究中心),湖南省科普教育基地(小微企业创新创业教育中心)等学科科研平台,依托平台对经管类人才开展“三力”培养,近三年学生发表论文30余篇。

应用特色学科——应用经济学

省级社科普及基地

4.多课程仿真教学软件夯实“三力”培养实验平台

学院拥有跨境电商综合实训室、国际贸易仿真实验室、财务管理实训室、ERP实验室、现代智能物流实训室等实训实验室7个,拥有国际贸易实训仿真、企业模拟经营、智慧银行、财务大数据分析等实训实验软件20余套,通过多课程教学软件实验平台建设,构建了经管类人才“三力”培养的三维仿真场景,有效提升了“三力”培养的实效。

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训室

仿真实训教学软件

现代智能物流实训室

电子商务拍摄工作室

五、注重“第二课堂” 拓宽经管类人才“三力”培养舞台

1.学科竞赛彰显经管类人才“三力”培养的直接成效

学院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学科竞赛,让学科竞赛成为经管类人才 “三力”培养的演习战场,学生在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 创意及创业”全国挑战赛、全国高等院校数智化企业经营沙盘大赛、湖南省大学生电子商务大赛、湖南省大学生企业模拟经营竞赛、湖南省大学生财经大数据竞赛等学科竞赛中获得省级以上奖项100多项,其中国家特等奖等国家级奖项6项、省级一等奖34项。学科竞赛成为学院培养经管类人才“三力”的靓丽名片。

大学生“创新 创意及创业”挑战赛全国总决赛特等奖

学科竞赛国家一等奖团队风采

2.暑期“三下乡”厚植经管类人才“三力”培养的家国情怀

学院充分利用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 “三力”育人功能,依托学院一直以来在电子商务精准扶贫、电子商务助农领域所积累的品牌优势,努力厚植学生“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家国情怀,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和就业能力。2023年,周镕基教授指导的“稻花香”学生团队荣获湖南省共青团第二届“芙蓉学子·乡村振兴”公益计划奖励资助项目、优秀项目、湖南省“三下乡”优秀品牌项目。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省级优秀品牌项目

“三下乡”助力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活动现场

电商精准扶贫社会实践活动现场

3.志愿服务增强经管类人才“三力”培养的社会责任感

在线、红网、新湖南、掌上衡阳等多家新闻媒体报道。

经济与管理学院大学生志愿活动现场

学院一直致力于通过志愿服务让学生更多地接触、了解基层社会,借此磨炼学生意志、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在志愿服务中增强自身的创新、创业及就业能力 。多年来,学院联合珠晖区友爱里社区、仁恩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建立经济与管理学院大学生志愿服务基地,定期开展文化助残活动,擦亮学生党员志愿服务品牌,华声在线、红网、新湖南、掌上衡阳等多家新闻媒体报道。

Baidu
map